-
【美洲大蠊 】
形态特征:美洲大蠊是家栖蟑螂中体积最大的昆虫。成虫体长29~40毫米,红褐色,翅长于腹部末端。触角很长,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蝶形褐色斑纹,斑纹的后缘有完整的黄色带纹。。
生命周期:成虫寿命约1~2年,完成1代约需2年半。卵鞘初期为白色,渐变褐至黑色,每鞘有卵14~16粒, 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(7张) 卵期约45~90天(热天只需要20~30天)。若虫约经过10次蜕皮后化为成虫,若虫期长约1年多,温度高、食料丰富时,只需4~5个月。雌虫成长1~2星期便产卵,一生可产30~60个孵鞘,多至90个。。
习性:美洲大蠊喜温湿环境,在21—33℃为活跃,而以28℃为最佳;食性很广,几乎可以靠任何有机物而生存。它爱好腐败的有机物,有时可见群集在垃圾堆和粪便上觅食;当缺乏食物时,它们也可以自相残食和吃掉自己产出的卵荚;;
喜欢谷类:腐败的有机物。;
-
【东方蜚蠊 】
形态特征:东方蜚蠊成虫,长椭圆形,体长25mm,深褐色。头扁三角形,藏前胸下,触角长丝状,复眼肾状、发达。前胸背板盾形、发达、无斑纹,翅发育不全,雄虫翅不完全覆盖腹部,雌虫翅退化成两小片。足基节短,宽扁,转节小,腿节、胫节着生成排的刺,跗节5节。腹部宽阔,雄虫第9腹节具腹刺和分节的尾须各1对。。
生命周期:东方蜚蠊生活期较长,在食料和温度不正常的情况下,它完成一个世代需长达2年多的时间,在最适应的条件下,生活期可短到半年。雄若虫明显比雌若虫发育快,当两性都成熟时,4-9天即可进行交配,8-10天后即产生卵鞘,在1-2天内,整个卵鞘就被产在食物丰富的地点,偶尔还出现孤雌生殖。一头雌虫平均产卵鞘8个,每卵鞘含卵16-18个,正常情况下40-50天孵化,但在冬季卵可能休眠,直到温度变暖。若虫期,雄虫130-165天,雌虫280-300天,脱皮7-8次长成成虫,成虫期35-180天。。
习性:东方蜚蠊是家居种类,但也在室外发现,比较喜欢凉爽的环境;极贪食,不论脏、臭、香的各种食物,或是人的痰、粪便它均喜食;有群集性,白天群居潜伏于黑暗的隐蔽场所;夜晚则四出活动,性活泼,爬行极速。当遇骤然强光、噪音和震动,则立即逃窜。;
喜欢谷类:脏、臭、香的各种食物,或是人的痰、粪便;
-
【德国小蠊 】
形态特征:德国小蠊成虫为背腹扁平的椭圆形,分头、胸、腹 3 部分,小的仅 0.2~0.5cm, 多数体长在 10~30mm,呈黄褐色、红褐色或深褐色,体长和体色因种而异,一般体表具油亮光泽。早龄若虫体小呈深褐色近于黑色,无翅,形成翅后的若虫,在背中央有一条明显的淡色条纹。蟑螂为下口式头部,咀嚼式口器,有一对发达的复眼,单眼一对(小而不发达),翅 2 对,前翅革质,后翅膜质,但很少飞翔,有 3 对形状相同的爬行足,股节发达,强劲有力,善于疾走,雄虫腹部末节后缘两侧有 1 对腹刺,雌虫无腹刺,据此可分别雌雄。前胸发达,背板宽大而扁平,中后胸较小,不能明显区分,腹部扁阔,分为 10 节。。
生命周期:德国小蠊为不完全变态昆虫,一生要经过卵、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,成虫产卵,卵 成熟为若虫,若虫羽化为成虫。。
习性:德国小蠊最早起源于高温、高湿的非洲,现仍喜欢栖息在比较温暖、潮湿的环境 ;杂食,喜欢在密缝和夹杂物中生存;若虫与成虫有相同的习性,为负趋光性昆虫,它们白天躲藏在温暖潮湿和黑暗的隐蔽场所,如墙壁、天花板、橱柜和台桌等家具的缝隙、角落;杂物堆、阴沟、各种水暖管道和电源线路间的缝洞都是德国小蠊的藏身之地,夜间出来寻找食物、水和进行交配。;
喜欢谷类:糖类、淀粉、肉类、奶制品等;